如果引用或轉貼,麻煩註明出處與本網誌連結,否則視為侵權。
顯示具有 社會與政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與政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1月7日

政治話題 : 川普是黑天鵝還是灰犀牛?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24-11-6

今年很早就有許多專家提出川普黑天鵝效應的預測, 我覺得用黑天鵝這個詞怪怪的。今天查了一下 : 

黑天鵝是「發生機率極低、且難以預料,卻仍然發生的事件」,如新冠肺炎,911恐攻。灰犀牛則是「顯而易見且高機率發生,卻被視而不見的既存威脅,最終將帶來重大後果及影響」。如台海危機, 地球暖化。

川普政見一直講得很清楚, "提高進口關稅,台灣要保護費"等,而且當選機率不低,所以是"顯而易見且高機率發生"的事件,講"灰犀牛"比較洽當。  

2024年10月31日

美國大選話題 - 為什麼美國越來越多人討厭民主黨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撰寫日期:2024-10-31

對於美國大選我沒有特定的政黨取向,只是好奇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川普,看了一些美國國會聽證會(如後面連結),就知道原因了,知道為什麼美國越來越多人討厭民主黨。
 

民主黨執政的州制定了許多不合理的環保,性別平等與種族平等法規,特別是加州,加州許多民眾已經受不了,開始有企業與個人搬離加州到鄰近的內華達州等,許多原本民主黨支持者寧願投"川普"或不投票也不投民主黨"。

下面是美國國會聽證會中的一些案例 :
"無腦的環保主義者" : 為了減碳火車要全面電動化(加州),不計代價全面禁止塑膠, 砍樹來造風電場。
"激進的性別平等" : 宣稱自己是女性就可以進入女性淋浴間(加州),宣稱自己是女性就可以進入女性監獄,孩子性別取向父母無權知道, "母親"兩字是性別歧視。
"激進的種族平等" : 投票看身分證就是種族歧視(加州),電影電視影集中主要角色一定要有黑人與黃種人否則就是種族歧視,因此許多編劇只好變更原作的角色設定。

任何政策的推動都應該保持理性與科學,考慮會付出的代價,評估成本效益與可行性,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得到最好的結果,同時須進行風險評估,過於無腦與激進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製造更多的問題。


參考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KYLENGLISH/videos

2024年6月15日

詐騙防制 : 下載間諜APP被入侵網銀,遭轉走存款的案例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24-6-15

這是一個下載間諜APP被入侵網銀,遭轉走存款的案例 (https://youtu.be/CKFBffxLVGE?si=wBv2uxlH_TXTJ-Xs)

過程是被害者點擊詐騙犯刊登的臉書廣告, 進入詐騙犯設立的商品網站, 再依指示下載含間諜APP, 然後就被駭。
下面是我的結論 :
1) 臉書平台上有相當多的假冒與詐騙的廣告,不會主動過濾,往往檢舉都沒用或者是下架的速度緩慢。所以上面任何廣告都不可輕信。

2) 透過line, 簡訊, 社交平台, 與廣告連結進入的網站都可能是有問題的, 偽造的, 上面自來水公司的網站也是這樣。 

3) 手機上如果有安裝銀行app, 轉帳付款的app, 都要特別注意有被駭客入侵的風險。我的line pay曾被盜用過, 銀行即時通知我並中止付款, 我現在都不用了。

2023年3月20日

政治觀點 - 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八年之後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23-3-20 

很多事件都要多年後才能正確地檢視,太陽花學運後台灣改變了甚麼? 反服貿的結果? 這些學運領袖都發生了甚麼事? 誰得到最大的利益? 誰被利用?  

反了服貿,並沒有阻止兩岸的經貿發展,很詭異地台灣對大陸出口的依存度由國民黨執政的23.7%到民進黨執政的2020年變成43.8%。

藉學生運動打垮黨內外勢力獲取政權,得到最大利益的蔡政府讓台灣更好了嗎? 說好的南向政策? 說好站在勞工的這一邊? 說好反萊豬? 房價持續飆漲,在蔡政府期間房價指數漲幅達50%,兩岸官方不再溝通與對話,台海衝突危機大增,發展成世界最危險的區域。

這是大家要的結果嗎? 您被利用了嗎? 

政客最擅長的是煽動民眾的熱情,激化對立,製造矛盾來攻擊政敵,以達其政治的目的。熱血是年輕人的本質,在火熱的心外,需要冷靜的腦,學習正反思辨與大格局思考的能力,才能不被洗腦與利用。

相關文章 : 

2021年6月20日

各國COVID-19疫苗施打順序比較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2

 COVID-19疫苗施打順序,排在65歲以上長者與重大疾病患者之前特定職業別的工作人員,各國的差異 :

英國 : 安養院照顧者(1), 醫護人員(2)
日本 : 醫療從業人員(1), 高齡者照顧相關從業人員(4)
台灣 : 醫事人員(1), 中央與地方防疫人員(2), 高接觸風險第一線人員(3), 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4), 長照機構工作人員(5), 維持社會運作必要人員(7), 軍人
 
英國與日本除醫護人員與安養照顧人員外其他都是高齡者與重大疾病者優先。
 
今天經濟部計畫讓收銀員也優先施打,疫苗多了,各行各業都開始跟老人與重大疾病患者搶打疫苗。
 
引用2021-6-19日一篇新聞報導內容 "王世堅再度重申,他認為政治人物、從事政治者,要報效國家、服務人群,當人民有難的時候,政治人物應該率先退出施打才對,等人民全部都打了最後有剩疫苗,從政者再來打,也呼籲大家發揮人性善良的一面,不要撕裂人性。"
 
日本
英國
台灣

 

 

 

 

2021年6月10日

台灣COVID-19累計確診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值的疑問,真正的原因是甚麼?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21-6-10

台灣今天累計確診死亡率為2.7824%
2.7824% = 333(死亡人數) / 11,968(確診人數)
高於全球平均,我覺得怪怪的,為什麼台灣確診死亡率這麼高?

台灣感染的病毒株太毒嗎? 這個病毒多挑台灣老人感染嗎? 好像不是這樣。

排除上面兩點猜測,以台灣醫療水準高, 且醫療尚未崩潰的情況,台灣確診死亡率不應該高於全球平均,可以解釋的是台灣篩檢數量過低,已感染未篩檢到的人可能還很多。

以篩檢方式來看,很多國家採用普篩,台灣則是有症狀者才進行篩檢,最近才漸漸進行社區或工廠的普篩。採用普篩的方式會抓出更多染疫者,因此分母會比較大,確診死亡率就會比較低。

如果上面的解釋是正確的,以全球平均確診死亡率(2.1609%)來換算,台灣確診人數應該至少是 20,696人。
20,696 = 333(死亡人數) / 2.1609%

因此,台灣已感染未篩檢到的人可能會多於8,728人(20,696減11,968),因此,可能還有八九千人是無症狀感染者或症狀輕微未就醫篩檢者

2021年6月3日

猶太人在全球的影響力(未完)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21/6/2

COVID-19疫情,以色列能超快速取得與施打疫苗,讓我對猶太人的影響力刮目相看,整理一下猶太人在全球的影響力。

一 財富

世界7大富豪猶太人占4席(2020/4月)。

美國猶太人600萬,只佔美國總人口的2.3%,但
美國10大猶太裔富豪就占了美國一半的財富,美國富豪排行榜前40名中有18名是猶太人,美國400大富豪排行榜中,有45%是猶太人。(2017/12月Forbes)

其中有

  • 臉書老闆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 谷歌兩位創始人 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
  • 微軟前總裁,NBA快艇隊老闆 史蒂夫·鮑爾默
  • 甲骨文老闆勞倫斯·艾利森(Lawrence Ellison)
  • 英特爾公司前CEO 安迪葛洛夫
  • 戴爾公司老闆 麥可·戴爾
  • 洛克菲勒家族
  • 美孚石油公司羅斯柴爾德家族
  • 梅鐸新聞集團 魯柏·梅鐸
  • 星巴克老闆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
  • 華爾街摩根財團,高盛、雷曼兄弟、所羅門兄弟等投資公司
  • 艾克塞斯工業集團老闆 萊恩·布拉瓦特尼克
  • 彭博社老闆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
  • 全球最大賭博集團拉斯維加斯桑德斯集團老闆 謝爾登·阿德爾森
  • 股神 華倫·巴菲特 
  • 投資家 吉姆·羅傑斯
  • 金融巨鱷貨幣投機家喬治·索羅斯,
  • 對沖基金大佬、素有華爾街狼王之稱 卡爾‧伊坎


二 影響力

猶太人占全世界諾貝爾獎項的五分之一的得主。
猶太人共拿走了 19%的化學獎、26%的物理獎、28%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


在非科學領域,猶太人還拿走了 13%的諾貝爾文學獎,1/3 以上的普立茲獎,1/3 以上的奧斯卡獎,近 1/3 的西洋棋冠軍。

現任的美國 8 位大法官中,有 3 位是猶太人。

20 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研發小兒麻痺疫苗的沙克、名導演伍迪艾倫

參考來源:

1 一整天 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猶太人

 

 

2021年5月23日

台灣COVID-19核酸檢驗費用很貴嗎? 跟世界各國相比又是如何呢?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21-5-23

 台灣核酸檢驗費用很貴嗎? 疾管署說不會啊,跟美國,日本,英國相當。

下面是疾管署網站上的聲明 : "指揮中心指出,各國COVID-19自費核酸檢驗費用有所不同,依據駐外單位提供資料,美國自費檢驗費用約為美金250元(折合新臺幣約7,100元)...,與我國自費檢驗收費相當。" 註 :台灣自費檢驗費用新台幣5500~7000(約美元200~250) 

以下是我查證的結果 : 

一 與美國各醫院收費相比 從Peterson-KFF Health System Tracker網站統計每國各州最大的兩個醫院COVID-19核酸檢測費用統計如圖一。 

未提供相片說明。

各醫院標準不一,洛杉磯(州民)甚至不論有沒有保險一律免費,比例最高的區間是100~149美元,我不知道我們駐美單位提供250美元的檢測費用是從哪來的。

二 與世界各國相比 如果與世界77個國際機場的PCR檢測費用(如圖二)相比, 價格由高到低排序,台灣的費用介於第六名與第七名中間。前六名是日本關西機場,芬蘭萬塔機場,瑞典阿蘭達機場,日本成田機場,美國洛杉磯機場,日本中部國際機場比台灣貴,至於美國其他機場,丹麥,瑞士,荷蘭,冰島,英國,新加坡,德國等等都比台灣便宜。

來源: SkyTraxRatings網站

未提供相片說明。

2020年2月17日

日本的"忖度"文化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20/2/17

從下面世界奇妙物語短片就可以看出日本職場中普遍存在的"忖度"文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RHa3Cz_g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xnymAqKN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GUXfLJVmg

在日本忖度(そんたく日文念法 Son Taku,中文念法ㄘㄨㄣˇ ㄉㄨㄛˋ)意思是,與有些人互動時這個人別有用心,或是有點模糊,悟不著對方的想法時,你就需要稍加揣測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忖度」本質上是一個花心思思量別人心境的行動。

不知道是否是這種"忖度"文化,造成日本行政缺乏效率,防疫慢半拍的原因。

不只是日本,在威權管理的企業或政治體系內,也都會存在這種"忖度"文化。

2020年1月18日

謠言查證網站整理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20/1/18

"謠言止於智者",雖然,我們不一定有能力判別接受的訊息是否是謠言,仍可以透過下面一些謠言查證網站,確認一下,避免謠言的流傳。

民間的謠言查證網站
1.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三則最近查證出來的謠言 :
   .  網傳圖片「這是每400年在喜馬拉雅山盛開一次的Mahameru花...」 (X)
   .  網傳「反分裂法/反滲透法 1/15生效,選舉的PO文不分藍綠,請全部刪掉以免惹事生非。...」? (X)
   . 網傳「宣布票數的時候可以設計每差票數幾張就會自動灌票」、「電腦工程師的朋友告訴我,是在計票系統植入後門程式...」? (X)


2. MyGoPen
  三則最近查證出來的謠言 :
  . 港大袁國勇醫生一席話、衛生局發出的通知:這次的「流感」很嚴重,有「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濕潤  (X)
  . 宏碁施振榮給他子女的一封信,... 我在前年(2018)的九合一選舉前, 我寫了一封信給你們; 籲請你們慎重地投下你們手中的票... (X)
  . 氣炸鍋高溫恐致癌!營養師:2食物(加工食物及蔬菜)絕不能放 (X)

3. 蘭姆酒吐司
    三則最近查證出來的謠言 : 
    . 做票?總統票比政黨票多113多萬票? (X)
    . 總統開票作弊影片!?明明開票是2號~但卻畫記3號? (X)
    . 好羨慕 芬蘭總理推「週休3日 」、「每日工時6小時」 (X) 

4. NowNews網路追追追

5. Cofaces


6. 網路追追追臉書

7. 公共電視 流言追追追
    有關生活中的流言,追查是否為真

政府單位的闢謠專區
1. 內政部警政署165反詐騙-詐騙闢謠專區

2.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藥闢謠專區
  「泰國榴槤浸泡有毒黃色液體?」、「電療器材可以治百病?」、「可樂會殺精?」,謠言滿天飛,誰能揭穿真相!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自今(104)年4月24日起,在食藥署網站成立「食藥闢謠專區」...


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真相與闢謠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澄清專區

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產品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2020年1月6日

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 那麼唯一存在的那種聲音,基本上就是謊言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這句話說得好"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 那麼唯一存在的那種聲音,基本上就是謊言"

「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透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以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及思想的自由。」 --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 (1948年)

後來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2條(1966年)又加上但書 :
「上列權利不得限制,但法律所規定、保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衛生或風化、或他人權利與自由所必要,且與本公約所確認之其他權利不牴觸之限制,不在此限。」

因此, 許多當權者便藉保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等理由來箝制反對者的言論

只能說這就是世道。

2019年8月2日

談貧窮 - "兩小時看半輩子的人生縮影:當貧富差距成為世襲,難以扭轉的貧窮"感想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18-09-10 

"《56 UP》彷如殘忍證明「社會階級永難跨越」,49年過去,富豪的孩子仍然是富豪,窮人的孩子仍然是窮人。..." from "兩小時看半輩子的人生縮影:當貧富差距成為世襲,難以扭轉的貧窮"

看到這篇文章很有感受, 我認為主要的差別是"夢想" 。下面是我在2018年9月9日寫下的感想 :

該文當年的英國資本主義社會,資源極度不均, 窮人的孩子不敢有夢想, 也不敢追求夢想 。我想現在的台灣社會好多了, 至少教育機會較公平。

我的爺爺是九份金瓜石一帶的礦工,那一代經歷過九份短暫的黃金歲月,長期在環境極度惡劣的礦坑中工作,到了中年,爺爺跟多數礦工都因塵肺病而倒下,家中失去經濟支柱,父親十五歲就需要下礦坑賺錢養家,並給爺爺買止痛針。

礦工收入微薄,家境貧困,父親沒有機會受教育。長大後,努力自學識字,經歷過工廠工人,布行職員,後來還努力當上代書,跟母親省吃儉用,讓一家可以溫飽並讓孩子的教育。

因為,經濟不充裕,姐姐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哥哥五專畢業就進入職場,在職進修自力完成大學與研究所的學業,只有我比較幸運,高中畢業就能直接念大學,大學時期,把握多次工讀經驗賺些生活費,大四開始到企業擔任兼職程式設計師,研究所時期除程式設計師外也兼大學助教加上獎學金自己的經濟已經自主了。

求學與工作我都非常努力,努力的原因除了了解自己的家境,珍惜求學的機會外,就是害怕貧窮,害怕匱乏,害怕如果不多努力一些就會一無所有。因為很早就認知沒有祖產與家族事業的庇蔭,所以需要比別人有更多的努力,才不至貧窮與匱乏。

我與哥姊這代生活已經是中產小康家庭,我們跟父親兩代已經翻轉了貧窮,希望下一代能夠珍惜,並勇敢追求夢想,成就自己

2019年8月1日

[今天談政治]人民,民主,愛台灣 背後的謊言與權謀(修訂)

作者: Fred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14/3/24  修訂 : 2019/8/5

小時候,父親教導我們兄弟姊妹,絕對不要碰政治,因為當時是白色恐怖的時代,現在,不喜歡政治,是政治中包含太多的謊言與權謀。

當台灣脫離萬年國會,威權統治之際,人民選擇改變,台灣有八年的機會,在一個有台獨黨綱的政黨執政下,可以宣布獨立,卻令所有台灣建國理想的人失望,台灣國依然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台灣有機會像新加坡一樣,成為一個有尊嚴的國家,不是很好嗎? 為何不做? 這個答案很明顯,就是"強大的中國","台獨黨綱"就變成一個謊言。

八年後,台灣人民選擇新一代的國民黨領導人,領導台灣。人民選擇了甚麼呢?!

而所有口頭的"人民民主","愛台灣","守護台灣",可能都是權謀下的謊言。當年的毛澤東與北韓的金正日都是,言必稱人民,言必稱民主。

我認定的民主是,我自己投出選票才能代表我,如果看走眼,選錯人,下次就投給別人,如此而已。不管,多麼慷慨激昂的運動,唯有透過這種民主的程序,能代表社會多數人者,我才承認。

早年,白色恐怖時代國民黨有政治學生,同樣的現在兩大黨均培養青年幹部,也就是青年軍。有這些份子加入,都讓學運籠罩政黨運作的影子。

當年,跟著教授到中正紀念堂參加野百合學運的盛會,以為這只是單純學生發起關心台灣民主政治的運動,可是,後來,許多重要成員加入民進黨,也成為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政府官員。雖然,相信很多人都是抱持理想要改變台灣,但這已經讓我已經對學運的看法改觀。

學運,真的如您想像單純嗎?  我不確定,不過,從學運領袖的背景,與後來他們加入的政黨,讓人感覺這些人,並不是那麼地單純。

政治狂熱者如同宗教狂熱份子,充滿偏執,堅信自己所信的,自己所信的之外都應該被消滅,被打倒,只聽自己想聽的,只看自己想看的。

甚麼是獨立思考呢? 就是不受群眾與媒體影響情緒,不看帶有預設立場與政黨(甚至宗教)色彩的言論,研讀完整的資料,冷靜地,從正反面去思辯,再決定自己的立場。

以上單純是個人立場,一吐為快,不接受留言。


2018年11月28日

政論 : 2018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為何大敗?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18/11/28

2018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為何大敗? 除了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政策造成許多族群反對,包含軍公教,勞工等,空汙加重民怨,觀光大減,工廠外移,部分產業凋敝,中南部找工作不易等因素之外,中國政論專家姚堯提出蔡英文犯下的五大錯誤(做的五件蠢事),整理如下 :

1 撤換北農總經理,打擊韓國瑜
        民進黨全面執政後,除政府單位各高層職務外,也安插各項事業單位肥缺給自己人,連北農這樣的小單位都不放過,造成韓國瑜失業,進而回到國民黨黨職,並競選高雄市長。   在民進黨攻擊韓國瑜過程中,意外地讓大家了解到韓國瑜的四大優點 :

第一 能幹,就任四年使得常年處在盈虧邊緣的公司獲利大幅成長,創造了北農成立四十年來前所未有的業績。

第二 親民,照顧員工,拿利潤的大部分發獎金給員工,並非常照顧菜農與果農,讓他們的農產品能夠賣出個好價錢。

第三 清廉,為了鬥垮韓國瑜,民進黨派出大量檢調人員去北農查帳,希望能找到韓國瑜貪贓枉法的證據。結果出乎意料的是,被派去查帳的會計師居然成為韓國瑜的鐵粉,他說"查了這麼多年的帳,沒見過這麼乾淨的帳本。" 

第四是口才,民進黨和親綠媒體全面攻擊韓國瑜,韓國瑜迅速做出各種澄清和回應,在媒體和網路上留下了大量的視頻,這時大家發現原來韓國瑜的這麼聰明,口才好,乾淨廉能,因此吸引大量粉絲的追捧。

2 成立黨產會與促轉會清算國民黨
       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以政府機器,成立黨產會與促轉會專門清算打擊國民黨,計畫一次整垮已經積弱不振的國民黨,以為讓國民黨永無翻身的餘地,就沒有可以與民進黨匹敵的對手了。沒料到,國民黨在喪失龐大資源後,更能清白地參選,原本讓人民反感,老而腐化的國民黨,因此煥然一新,民進黨頓失攻擊國民黨的利器,並造就了以一瓶礦泉水參選的韓國瑜。姚堯這句話應該成為民進黨的醒鐘 "一個腐朽僵化的國民黨才是他們(民進黨)得以長期執政的票房保證。"
        促轉會「東廠事件」,副主委張天欽透露了將以促轉會在選戰中打擊國民黨的對手。此種反民主的行為,引起社會喧然大波,讓成立"促轉會"的目的昭然若現,民眾看到了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最傲慢的一面。

3 陳菊與團隊轉任中央機構
       2017年1月陳菊接受媒體表示"她和團隊對高雄有責任,會做好、做滿",言猶在耳,當年四月份就接受中央新職,北上擔任總統府秘書長,還帶走一批原高雄市府的親信,搶佔各個中央要職,讓高雄市民有一種背棄的感覺,引起社會很大的負面觀感。

4 保護北農新任總經理吳音寧
      北農新任總經理吳音寧,專業不足,表現極差,不但不撤換,民進黨與綠媒還極力袒護,造成民眾的反感。吳音寧因父親關係空降北農,坐領250萬新台幣,此現象讓年輕人、甚至中壯年都普遍產生「相對剝奪感」,也就是她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這些,而一般人拼了命還是無法得到。

5 放棄與柯文哲合作,自提台北市長候選人 
        蔡英文民調低迷,為拉攏深綠選民,並打擊柯文哲聲勢,讓他無法在2020年與其競爭總統大位,與柯文哲決裂,自提台北市長候選人,雖然成功地分隔柯文哲的選票,降低他的聲勢,卻因此激怒了柯粉,其中也包含台北市外廣大的年輕的支持者,在其他縣市修理民進黨。

姚堯提出的這五點,或許有些人不以為然,但足以讓民進黨反省,未來,如何在政治布局與選戰策略上,更加謹慎。另外,我認為民進黨採用低估選民的智商的選戰口號,隨著網路世代人數的成長,這些洗腦的手法已經漸漸失效,不但失效也令人反感,諸如 :

1 反對民進黨的聲音都是來自中國網民, 反對民進黨都是中國的操弄。
2 不支持民進黨就是民主倒退。 (以民主的守護者自居)
3 支持國民黨就是讓外省人欺負本省人 (操作省籍情結)。
4 支持國民黨就會讓台灣被出賣  (操作統獨)。
5 針對對手的個人或家庭提出無明確證據的質疑(或抹黑),例如今年大選台北市與新北市的候選人,這種動作最多。

       未來,不管哪個政黨執政,來自國內與國際的壓力都相當的大,減少口水與口號,放下意識形態,耐心與務實地執政,才是最重要的。在國內,不得不做的改革,被影響到的族群必然反對,放下身段,耐心溝通是必要的功課,一般百姓最關心的民生經濟(安居樂業),應該放在藍綠統獨思維之上。在國際,中美衝突加劇,如何在兩強之間取得平衡,做好務實外交是最重要的,建議政府不分黨派,找好的國際關係與策略規劃人才,談判人才,為國家在國際間找到生存與活動的空間。




2014年3月29日

[今天談政治]各行各業與團體支持服貿名單整理

作者: Fred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14/3/29

激烈的言論與行動往往會得到電視媒體大量的播放,而掩蓋其他的聲音,下面從網路上整理出,支持服貿的各行各業與團體,其實還蠻多的。包括勞工團體與工會,甚至美髮業也發聲了。

與野百合學運不同,當年大多數人對終止萬年國會是有共識的。而此次反服貿學運,反而爭議較多。

挺服貿!十二家勞團及工會出面表態 訴求經濟成長與公平分配
包括勞動人權協會、台北市總工會、新北市總工會、台北市攝錄影業職業工會、台北市木工職業工會、台北市糕餅業職業工會、台北市烘培業職業工會、台灣菸酒工會聯合會、全國勞工福利促進協會、工會大聯盟籌備委員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會、全國勞工聯合總工會等十二家勞團及工會聯合 至經濟部前召開記者會,訴求儘速結束立院失序、早日落實服貿協議。"

17家資訊服務業者今天在平面媒體刊登廣告,支持服貿協議盡速通過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E化委員會、大陸合作委員會暨外銷聯盟、行動平台應用委員會、巨匠電腦、神通資科、國眾電腦、鼎新電腦等17家資訊服務業者和協會,今天以「擴大兩岸商機 創造互利雙贏」為題刊登廣告,支持服貿盡速通過。

台北市電腦公會、物聯網應用聯盟、雲端應用服務聯盟、友達、台達電、光寶科技等聯名刊登支持服貿廣告
包括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監事會召集人宣明智、物聯網應用聯盟會長林郭文艷、雲端應用服務聯盟會長王超群、友達光電總經理彭雙浪、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光寶科技總執行長陳廣中等十多位科技業大老,今日聯名刊登支持服貿廣告。 希望藉由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創造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FTA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條件,並維持台灣產業在大陸市場競爭力,也可加深兩岸企業合作與相互投資,共同開拓全球市場商機。電腦公會理事長謝尚彬表示,在台電資從業者共6千多家、15萬人以上,除大廠外,中小規模廠有自創品牌實力,但始終無法將成品銷往中國。他說,成品與零件出口的意義不同,若出口成品,代表掌控生產主導權,且基於技術門檻,許多零件必須在台生產,有益相關產業。

全國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坦言「台灣若沒有取得中國的服貿這張入門票,更不用想要大方走入國際市場」

旅館業者挺服貿協議:越開放對台灣越好

券商公會力挺服貿 籲結束抗爭
券商公會今天召開會員大會,通過公會力挺服貿協議的立場
公會理事長簡鴻文表示服貿協議建立台資券商前進中國大陸市場的准入機制,且中國大陸承諾的開放項目優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紓緩證券業長期因市場飽和面臨的經營困境,可望協助券商轉型成長。

金融業也由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領銜,在報紙登全版廣告,力挺服貿過關
除金總之外,4大公會包括銀行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券商公會及期貨同業公會也都具名;在金融業者方面,包括金控、壽險、銀行、保經業者都發聲力挺。金控業中,包括元大金控(2885)、中信金控(2891)、玉山金控(2884)、合庫金控(5880)、兆豐金控(2886)、國泰金控(2882)、第一金控(2892)、華南金控(2880),銀行業者則有合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2801)、台灣中小企銀(2834),保險業者則有南山人壽、磐石保經。金融業者要求,支持服貿協議過關,讓台灣金融業可以走出全球市場。

石化業挺服貿
台塑董事長李志村率先開第一槍,強調台灣市場小、出口依存度高,如果不簽石化業會完蛋

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公開力挺通過服貿協議;施振榮指出,台灣很小,能量不能只限於國內,應該要走出去。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表示,服務貿易協議一定要過關,因為台灣要走出去

燁聯鋼鐵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決砸500億力挺服貿協議

連鎖加盟業 力挺服貿
業者說,服貿協議能讓他們到中國大陸發展,未來有政府在後方支持,業者不僅能走到對岸,更能邁向世界。

遊戲產業振興會、智冠、樂陞高層, 公開挺服貿
前戲谷執行長洪岳農:服貿對台灣遊戲業沒什麼明顯好處 (態度中立)

30位台商會長返台挺服貿
大陸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郭山輝, 率多位大陸台協會長舉行記者會,一同為服貿協議喊話,希望立院能儘快完成審議。

女子美容公會副理事長陳清庚說,台灣美容業技術優秀,中國望塵莫及,且無論洗頭、理髮或美容,中國價格都較台灣為高,反而有利台企經營。他說,中國有15億顆,台灣只有2300萬顆人頭,相較之下,少子化對美容美髮業的傷害更大。

童綜醫療集團副董事長童瑞龍指出,台灣醫療水準僅次美國,中國不可能來台競爭;問題反而出在法令限定醫學院學生上限1300人,人才不足,無法到世界各地和中國服務,是自我矮化;另外,應儘速通過醫管師立法,設立執照門檻,讓「中醫」難來台就業,相較之下,台醫到中國直接換照即可。

台北101頂鮮餐廳董事長周文保說,餐飲業早已開放,並允許獨資經營。他說,最近幾年大幅開放後,餐飲業由慘澹經營到蓬勃發展,許多業者在中國發展得有聲有色,利潤大到讓年輕人爭相投入。

小客車租賃公會理事長林順得說,該行業95%都是中小型企業,因此樂見成熟大企業至中國發展,把台灣市場留給小公司,開放雖有衝擊,但盼政府協助輔導提高競爭力,就不怕中資競爭。

汽車材料公會理事長辛宗人打趣說,學生反而應該抗議韓國,因為我國電子材料始終打不進韓國市場,對方電器、手機卻一直銷到台灣。攝影公會理事長鄭華祥則說,攝影業盛況不再,如今只剩1萬從業人員,連本地人都不願再投資,何況中資。

彭淮南挺服貿 提「彭七點懶人包」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服貿協議能幫台灣走出經濟困境,應是好事,不過執行程序上可更透明

挺服貿 四大智庫籲加速過關
中經院、台經院、台綜院與金融研訓院四大智庫共同呼籲服貿協議加速過關,因為服貿再拖下去,不僅危及台灣未來經濟成長動能,也讓台灣各項優勢盡失,希望各界能理性為台灣做出有前瞻性的決定

挺服貿!白色正義社會聯盟329先上街 同是大學生組成

2014年3月24日

[今天談政治]人民,民主,愛台灣 背後的謊言與權謀

作者: Fred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14/3/24

小時候,父親教導我們兄弟姊妹,絕對不要碰政治,因為當時是白色恐怖的時代,現在,不喜歡政治,是政治中包含太多的謊言與權謀。

當台灣脫離萬年國會,威權統治之際,人民選擇改變,台灣有八年的機會,在一個有台獨黨綱的政黨執政下,可以宣布獨立,卻令所有台灣建國理想的人失望,台灣國依然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台灣有機會像新加坡一樣,成為一個有尊嚴的國家,不是很好嗎? 為何不做?   這個答案很明顯,就是"強大的中國" ,"台獨黨綱"就變成一個謊言。

八年後,台灣人民選擇新一代的國民黨領導人,領導台灣。人民選擇了甚麼呢?

而所有口頭的"人民民主","愛台灣",可能都是權謀下的謊言。當年的毛澤東與北韓的金正日都是,言必稱人民,必稱民主。

我認定的民主是,我自己投出選票才能代表我,如果看走眼,選錯人,下次就投給別人,如此而已。不管,多麼慷慨激昂的運動,唯有透過這種民主的程序,能代表社會多數人者,我才承認。

早年,白色恐怖時代國民黨有政治學生,同樣的現在兩大黨均培養青年幹部,也就是青年軍。有這些份子加入,都讓學運籠罩政黨運作的影子。

當年,跟著教授到中正紀念堂參加野百合學運的盛會,以為這只是單純學生發起關心台灣民主政治的運動,可是,後來,許多重要成員加入民進黨,也成為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政府官員。雖然,相信很多人都是抱持理想要改變台灣,但這已經讓我已經對學運的看法改觀。

看了這幾天學運,真的如您想像單純嗎?  我不確定,不過,網路上許多人提供了兩位學運領袖的背景,由看官自行研判。
 
林飛帆。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學士,目前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研究生、ECFA學生監督聯盟召集人、蔡英文宜蘭競選總部青年軍(Peopo公民新聞報 http://www.peopo.org/news/235929)

陳為廷,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畢業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生,2012總統大選時擔任民進黨蔡英文楊長鎮苗栗聯合競選總部青年後援會。
從野草莓運動後,參加反學費調整方案、華隆罷工事件與反媒體壟斷運動、苗栗大埔農運、反國光石化開發案、台灣同志大遊行、五一勞工反貧窮大遊行以及太陽花學運等。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7%82%BA%E5%BB%B7#cite_note-3)

政治狂熱如同宗教狂熱,充滿偏執,堅信自己所信的,除此之外,都應該被消滅,被打倒,只聽自己想聽的,只看自己想看的。

甚麼是獨立思考呢? 就此次爭議而言,就是不受群眾與媒體影響情緒,不看帶有預設立場與政黨(甚至宗教)色彩的言論,研讀完整的資料,冷靜地,從正反面去思辯,再決定自己的立場。


以上單純是個人立場,一吐為快,不接受留言。

 註 : 2014/3/24日 「318人民佔領立院行動」活動主導者大起底
來源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5634260.A.5A5.html

姚人多:民進黨籍,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未經校方同意片面宣布全所停課一週!謝長廷、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期間出任主席特助,他曾被蔡英文說是使她動念參 選民進黨主席的關鍵人物,蔡英文的重要演講的講稿多由他操刀。...
黃郁芬:民進黨籍,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姚人多的研一學生 「318人民佔領立院行動」活動發言人。 
陳為廷:民進黨籍,2012總統立委選舉蔡英文楊長鎮苗栗聯合競選總部青年後援會會長、大埔丟鞋哥、黑色島國青年連線總召、「318人民佔領立院行動」活 動發起人。
林飛帆:民進黨籍,2012總統大選蔡英文宜蘭競選總部青年軍、黑色島國青年連線組長、「318人民佔領立院行動」活動發起人暨現場總指揮。 
魏揚:民進黨籍,異議份子楊逵外曾孫,清大社會所李明璁學生,「323進攻行政院」現場自命總指揮。 現場開課的教授有那一個是藍的?又有那一個不是綠的? 
李明璁:民進黨籍,台大社會系教授,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副理事長、廢死聯盟、2008「野草莓」學運發起人,謝長廷強力支持者、謝長廷競選台北市長與總 統大選重要幕僚。 
吳豪人:民進黨籍,輔仁法律系教授、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
廖本全:民進黨籍,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張錦華:民進黨籍,台大新聞所教授、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現為中央通訊社董事、現代婦女基金會理事長。 
洪貞玲:民進黨籍,台大新聞所教授。 
梁文韜:香港籍人士,成大政治系教授、反中激進派學者。
徐斯儉: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反中激進派學者。 
簡妤儒:民進黨籍,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祝平次:民進黨籍,清大中文系副教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著有《冷看馬幫滿嘴講道德》、《拒絕國民黨版的皇民化》, 反中激進派學者。 
陳明祺:民進黨籍,清大社會所教授、民進黨中國事務部研究員。 
謝煜偉:民進黨籍,台大法律系助理教授。 藍佩嘉:民進黨籍,台大社會系教授。 
陳妙芬:民進黨籍,台大法律系教授。 
張聖琳:民進黨籍,台大城鄉所教授,文林苑都更案、二林相思寮、溪洲部落抗爭「造反」的學生皆由其所鼓動。 
吳叡人:民進黨籍,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黃順星:民進黨籍,世新社會心理系教授、蘇貞昌強力支持者。 
邱花妹:民進黨籍,中山社會系教授、社運界有名活躍者。 
陳俊宏:民進黨籍,東吳政治系教授、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 

2012年2月6日

政府施政,稅賦公平與社會公義之我見

作者: Fred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12/2/6

多數人都不喜歡繳稅,常會用捐款給公益組織等辦法節稅。我認為這與繳稅者是否享受相對的福利有關。如果努力求學,努力工作,所得到的所得,許多都被課走,而去照顧一些不努力或不工作的人,這些人不繳稅,仍能享受社會所有公共設施與服務,甚至福利。這並非社會公義。因此寧可捐給公益組織與弱勢團體。(所謂弱勢是非自主性的,可能是先天性或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如天災或意外)

社會福利若能與稅賦制度結合,為繳越多稅的人提供越多的福利與保障,如此才能提供鼓勵人們納稅。弱勢者的基本生存保障仍應受到照顧的前提下,唯有努力者可以得到相對社會的保障。例如,失業救濟金與老人年金應該以其過去繳稅多寡,提供相對比例的救濟與照顧

除此之外,應對因社會發展不勞而獲的高所得者課以重稅例如: 土地增值,房屋增值,房租不合理調漲,這些都是沒有付出相對的努力或成本就可以取得超額報酬。因為社會發展的土地增值,房屋增值,房租調漲都不是土地與房屋擁有者的貢獻,而是整個社會的貢獻,因此這類所得產生的暴利應該回饋給整個社會。

企業經營者努力經營企業,正當的獲利應該是企業所賺得的利潤,而因為股票超過票面價值,印股票者因此賺取股票差價並非其努力經營基本應得的,因此獲得的暴利也是不勞而獲。應課以重稅。至於一般投資者的所得,因為要承擔較高的風險,因此對此種所得則不應課以重稅(因為賠錢時也不會給予救濟)。

不勞而獲的結果實際上都造成財富的移轉,高房價(不合理的房價)是將其他人努力所得移轉給房屋所有者。而印股票換鈔票是將投資人的努力所得移轉給企業的老闆。在意義上都同等於壓榨他人的勞力。

至於水費,電費與油價調漲這些觀念,筆者支持合理的調漲,否則政府因為補貼人民(實際用水用電用油的大戶許多都是大企業或有錢人,這些人得到補貼相對更多)造成的虧損,都還是用全民的稅收中支付,也就是全民買單。因此使用者付費才是社會公義,合理的調漲同時可以讓大家更珍惜資源,並刺激節能產業的發展。

期望新政府應以廣大人民的福祉與維持社會公義的考慮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