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引用或轉貼,麻煩註明出處與本網誌連結,否則視為侵權。
顯示具有 精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精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6月6日

破解苦命MIS的迷思 - IT/MIS工作者的辛苦面,如何面對

作者: Fred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17/6/6

       根據筆者二十多年IT/MIS的工作經驗,針對資管(IT/MIS)工作者的辛苦面列出幾點常見的問題,並提供面對與解決方法,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問題 1. 常需要假日加班進行設備與系統維護,平日也多需24 hr On-call,非常辛苦
面對與解決方法 : 
  • 如同醫生或設備工程師等很多工作也需要假日加班或on call一樣,這是資管工作的常態。
  • 正視自己工作的重要性,IT/MIS的工作如空氣和水一般重要,如果沒做好,企業部分運作可能停擺。
  • 如何訂定設備維護計畫,事先規劃好加班的時間,才不會影響休假的安排。
  • 學習量化工作的貢獻,並定時報告,否則老闆平常不覺得您有甚麼特別的貢獻,系統出問題就會被責備。例如 : 各類/各使用單位需求服務件數,設備使用率,SOP制定數量等。

問題 2. 除了既定的工作外,常有主管的急件要處理及使用者緊急的問題要解決
面對與解決方法 : 
  • 要與主管溝通工作的優先順序,以確保使命必達。
  • 工作優先順序通常以主管訂定的為主,緊急且重要最優先。
  • 養成作工作日誌與待辦事項管理

問題 3. 訂定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常因主管要求破例處理
面對與解決方法 : 
  • 注意要用郵件回覆主管,以留下紀錄。
  • 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計畫與標準如果不具彈性將趕不上業務變化的需求。
  • 例外處理通常也有例外處理的程序。
  • 計畫與標準程序也要因應變化進行修正,否則淪於僵化。     

問題 4. 需求單位要求完成的時間不合理
面對與解決方法 : 
  • 溝通永遠不嫌少。
  • 跨組織溝通,有時須透過主管。
  • 以體諒的心態與善意的溝通,建立互信及合作關係。
  • 建立標準的需求處理程序。包含需求所需工時評估。
  • 如果人力或時間不足應求助於主管。

問題 5. 需求單位時常變更需求, 卻發生衝突的需求或忘記過去提的需求而責怪IT
面對與解決方法 : 
  • 將需求規格化與文件化進行確認,避免口頭溝通時認知的差距。
  • 建立標準的需求變更程序。
  • 做好需求管理,系統化紀錄每次的需求,包含內容,需求提出人,解決方法,所花工時,隨時可供查閱。

問題 6. 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要完成的功能規格
面對與解決方法 : 
  • 新流程或不明確的需求往往需Prototyping法設計
  • 透過許多次的需求討論 > 分析 > 設計 > 示範,才能完成
  • 與使用者溝通,先做業務流程化與制度化再做系統化

問題 7. 辛苦加班,如其完成的系統,用戶卻不測試驗收,甚至取消需求
面對與解決方法 : 
  • 需求處理程序包含需求了解與確認,IT/MIS實作,使用者測試與驗收,應事先開會溝通並留下紀錄,並應知會雙方主管。
  • IT/MIS責任在於如期如需求完成實作,其他則是使用單位的責任。
  • IT/ MIS屬於企業資源各單位應有善用企業資源的認知, 將工作成本化,讓使用單位,了解每一次需求所花企業的成本有多少。
  • 如有不合理的情況應該透過主管進行溝通。


看完後,或許你會說,工作已經忙死了,還要做那麼多事; 我認為,如果及早養成好的習慣,也許開始時每天多花10%的時間,長久以來或許可以讓你擺脫IT/MIS苦命的惡性循環。


    2014年9月11日

    IT/MIS人員如何呈現您的績效

    作者: Fred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14/9/11

    IT或MIS人員常常抱怨績效無法估算,工作包山包海,做得好別人看不到,出包就要負責。要記住沒有人該為您的績效負責,包括您的主管,他沒辦法知道您做的每件工作,做的每個好事,除非您告訴他,否則,績效考核時,您只能得到印象分數。不要覺得煩,這就是一種溝通,只要您是領薪水的,就要主動溝通,讓上司了解您的績效,否則,做得再辛苦就白費力氣了。記住,這些也是您工作的一部分,花點時間,是值得的。

    在這裡給一點個人工作管理的經驗

    第一  養成紀錄工作的習慣 : 用Google日曆, Outlook or Thunderbird日曆或其他日曆軟體,記下您做的事。這是做周報與做月報的基礎,如果是客戶服務工作,就寫"Help desk for customer XXX"就好了,詳細內容記錄在"客戶/用戶服務紀錄"中就好了。如果您到做周報或月報才來想,那就要考驗自己的記憶力了。相信我,隨手記隨時記,一個日曆紀錄花不了幾秒鐘。

    第二  不做周報的話也要做月報 : 不管老闆(主管)有沒有要求,有沒有看,主動提供報告,留下紀錄,是很重要的。如果再有人說,不知道您在做啥,就不應該了。報告中,也提出您需要老闆支援的地方,諸如 : 因為去年預算被砍,無法更換XXX設備,造成XXX,等等,留下證據。這部分如果您已經養成"第一"項紀錄工作的習慣,做月報與周報,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第三  計算您工作的價值  :  您執行的一個專案改由外包來做要花多少錢,這一點您可以參考 "行政院主計處資訊委外服務人員計價參考要點",扣掉您的薪水,為公司省多少錢。因為您做了甚麼改善,為公司省下多少錢。您跟廠商協商,完成甚麼事,買進甚麼設備,少花多少錢。甚至您用甚麼解決方案,架設甚麼Open Source平台,又為公司省多少錢,這些都是別人無法忽略的績效。

    第四  記下所有的客戶/用戶服務紀錄  : 工作包山包海是嗎? 老闆知道您包多少山多少海嗎? 首先,將您的這些服務或客戶需求分類,然後,用Excel或自行安裝IT HelpDesk系統,例如OTRS等,記下需求人,需求單位,需求或問題甚至是諮詢項目描述,原因,需求日期,處理方式(如果建立SOP則記錄參考甚麼SOP),處理時數。每個月依客戶別統計,依需求分類統計件數與時數,讓老闆參考,如果工作量持續成長,也容易看出來。

    第五 製作SOP : 重複性的工作,製作標準作業程序,除了幫助自己記憶外,也為公司創造,知識資產,提升效率,讓老闆注意到您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六 數字管理,設備妥善率,網路妥善率等等 : 您管理的設備數據就是您的成績。透過建立監控系統,提早發現問題,預防與改善,提高設備使用率,減少停機率。這都是績效。


    不要說就已經很忙了,還要記錄這些,我說過,這是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您因此加班,也讓老闆知道您加多少班,人力不足是老闆該傷腦筋的。

    除了提昇專業技術能力外,提升溝通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等,也是邁向成熟工作者重要的事,與您共勉。




    2004年9月30日

    如何提升IT人員的價值

    王富民(fredwang)
    2002/07/23著, 2004/07/07修定v4.1

    許多企業都有MIS人員或IT人員負責企業內部網路系統, 資訊系統, 電腦軟硬體的維護, OA, 在e時代, 更跨向對外的公司網站, 電子商務(eCommerce, eBusiness)及客戶關係管理, 協同商務等, 許多企業透過IT建立競爭優勢, 從有效的企業資源管理(ERP), 供應鏈管理(SCM)提升營運效能, 降低成本, 到建立新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 或新的服務及商務以吸引顧客及強化客戶關係等。而IT人員如何因應多樣化的企業IT需求, 提昇自我的能力與價值? 以下是我個人的淺見:

    一、 專注與專業
    避免過多的雜務才能專注於工作的執行, 簡化個人的雜務, 每天到公司先設定今日該完成的目標, 儘量在一日的工作時間內完成, 養成這種專注的習慣, 將讓您工作效率大為提升
    既然為IT人員, 專業能力的精進是基本的要求, 以程式設計的專業為例, 當一個學生離開校園, 所面對的程式設計不再只是個人作業, 常是多人合作的產物及實作的系統, 所應要求的標準應該從私人創作晉升到工程的層次, 此時講究嚴謹的方法, 如蓋大樓ㄧ般。

    二、 由技術人員提升為Solution Provider
    IT人員以程式設計師為例, 容易自限於只負責寫程式,需求規格要等待使用者做好完善的規劃及制訂完整的規格,才要進行程式撰寫。
    應該將自己提升為Solution Provider,而非只是技術人員,而您提供的不再只是問答題,由使用者解答,可以先想好解決方案,提供選擇題或範本,讓使用者以快速及簡單的方法確定需求。
    若一些問題或困難需要上司來解答的,最好也先想好可能的解決方式,例如:執行某一專案時人力不足的狀況,先想好外包或增加人力的利弊得失與可能性或是專案進度調整等方式。

    三、 溝通與服務
    IT在企業內部為幕僚單位, 以服務內部使用者, 協助企業運作及發展的單位, 因此服務的心態十分重要, 有顧客至上的服務才能在企業中真正發揮其專業的價值。
    組織長大的過程中伴隨的是本位主義的形成,慢慢產生自我保護及踢皮球的心態,事前責任劃分清楚,問題發生時規避責任,任何事情先談責任劃分而不是談共同解決問題的方式。
    若是能與使用者建立互信,共同改善系統,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良性的互動,則對雙方及公司都有幫助。

    四、 從公司的角度解決問題
    工作或專案的優先順序都應以公司的利益為優先,平時工作時除了日常的維護工作之外常會有緊急事件需優先處理,而這往往是對公司影響是即時的,例如出貨等。或者是臨時插入的需求,而這需求是否影響公司的營運或利益大於您現有進行中的工作,是否應該考慮優先處理,甚至加班處理。
    試想公司的利益不就直接影響個人的獲利嗎!

    五、 主動規劃及改善
    IT同仁常常忙於日常的工作而無力對現狀有任何的改變,但是您若能每天撥半個小時或十五分鐘的時間,想想改善工作現況的方法或提高生產力的方法,也許您的工作就此有長遠的影響。
    主動規劃及改善可以讓您成為專家,因為你必須超越現有維護者或日常作業而晉級到規劃分析的角色,技術上你必須更深入或更廣的瞭解才能進一步的規劃未來或改善現有工作,哪麼你將成為某領域的專家而不再只是技術人員。

    六、 自我學習, 勿劃地自限
    也許有些人會抱怨要學的技術太多,也許是技術的演進太快,也許是系統過於複雜。IT技術的演進是不會停下來的,這是IT人員的宿命,同時也是IT人員的優勢,您有能力超越有別人難以進入的門檻,因為您學會快速的應用及使用新技術,因為學的多,您的市場價值將因此提高,因此學一種新的技術是公司及您個人對你自己的投資,除了貢獻於公司同時也提升了你的能力。

    七、 做好知識管理
    不管你是否瞭解知識經濟的真義,要成為專家,就先做好知識管理,習慣地將您完成的工作留下記錄及文件,過程中的心得等好好的分類存放,因為經驗的有效保存有助於未來工作的再利用。
    知識是無垠的,能夠快速找到可用的資訊,善加利用而成為知識是一個專業人員必備的能力。群體學習及知識方享則是透過眾人的力量,發揮更大的效益,讓知識學習更為快速,知識的價值更為提高。

    八、 重視正面思考的力量
    工作過程往往有低潮或挫折的時候, 特別是程式設計低潮的狀況往往發在已經太熟悉的領域, 作重複性質的程式, 或維護特定的系統很久, 而無法轉換領域, 如果這些事情又不是很有價值的事, 那麼的確會煩.
    考慮換換不同類型的系統, 或技術, 不同domain knowledge, 與上司談談組織內工作輪調, 不管怎樣, 假日到山上, 登高望遠, 到海邊, 遼望廣闊的大海, 心胸會更開闊更開朗的.

    九、 做好個人時間管理與工作管理
    一個平衡的人生要靠好的時間管理,Why? 時間是有限的, 當您把時間完全花在單一件事情上, 則將沒有時間完成其他的事情, 因此妥善分配時間於工作, 家庭, 休閒與人際關係才能讓您有一個健康的人生. 工作上的時間分配也相同, 應有效的將有限的工作時間分配在待完成的任務上, 在一日開始先將這些任務依優先順序加以分配 , 緊急且重要, 重要但不緊急與不重要但緊急及日常業務Routine job等, 除了這些工作事項外, 其他瑣碎的事情如: e-mail處理, 準備要回覆的電話等應該集中在一天的特定時段處理, 至於最容易消耗工作時間的會議應該先確定會議的目的與內容, 事前有所準備, 並有所決議, 才能避免無謂的時間浪費. IT人員在時間管理上的重點除日常工作外應特別重視知識的累積與價值的創造。

    十、 妥善的個人生涯規劃
    人因為有夢想而偉大, 生涯規劃是讓您的夢想實現的階梯, 正確的生涯規劃有助您踏實的實踐人生夢想並且讓您檢視您的人生, 讓生活不再盲目, 讓工作更有意義, IT 人員如何規劃您的職業生涯呢?
    在許多歐美公司的升職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管理路線, 一種是專業路線, 管理路線則是帶人的主管, 專業路線是帶專案, 負責技術的專案經理, 走哪個方向您所需的能力就有不同, 當您設定好目標, 並了解所該具備的能力, 則就該提早準備, 培養自己. 那麼自然有機會達到目標, 因為成功出現在”機會”與”準備”的交會點。
    每個人的生涯規劃與價值觀不同, 就價值觀而言, 不同人有不同定義成功的方式有人認為即使你做大老闆成為億萬富翁, 賠掉健康, 有何用? 擁有令人稱羨的轎車洋房, 失去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錯過孩子成長過程, 有何用?
    人生是許多的Trade-off, 選擇了甲往往會失去乙, 有些人工作多年只是工程師但是也許他的人生是平衡的, 有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可談心的朋友, 健康的身心也許還有著您不了解的豐富人生, 有人是慈善團體的義工, 有人是經驗老到的攝影專家有人是多年的賞鳥迷, 等等
    人生要靠時間來驗證, 成功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的來定義, 過於偏頗並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