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引用或轉貼,麻煩註明出處與本網誌連結,否則視為侵權。
顯示具有 醫療資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醫療資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0月25日

抗癌經驗分享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22年8月至10月

       2021年8月我正式解除了"重大傷病患者"的資格,肝癌五年內復發機率70%~80%,五年過了我度過了肝癌復發最危險的時期。五年前我立下抗癌成功後要分享抗癌成功經驗給病友的願望,因此,持續寫了一些日記,自我檢討反省並記錄抗癌過程,在此整理並分享給需要的人。

肝炎治療

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對抗肝病,因個性較為神經質與急躁,工作責任心重求好心切,總是希望將負責的事情做到最完善。肝病則扮演我的減速器,不時提醒我要平衡工作與生活,面對健康有時就得放棄一些好的機會。

進入職場的第一次健檢,就發現肝指數異常,醫生評估原因是垂直感染也就是出生時就是B肝帶原者,退伍後在台北工作一年半後到了竹科工作,開始連續三年肝病爆發,肝指數嚴重異常。幸運地經友人介紹霧峰七十多歲的廖禪師中醫,廖醫師年少時待過嵩山少林寺,是當年台灣僅存把脈神準的醫師,曾任教於中國醫藥大學,治癒的重症病患不計其數,廖醫師診所可以看到許多患者親筆的感謝函。最神奇的是,廖醫師單靠把脈就判定我肝指數多少,相當準確。經過廖醫師診斷開立草藥,持續服用約一年時間就病情就穩定下來,不再爆發嚴重肝病。很可惜後來廖醫師年事已高,重返回少林寺修行不再行醫了。

肝病情況雖然穩定下來,因體質(基因)的關係,仍難以產生B肝抗體,為了讓體內B肝病毒不易作怪,因此持續服用抗病毒藥物,過去肝臟長年處於發炎狀態,因此已經有輕微表面硬化的現象,多年定期回診檢查並無惡化的情況,我認為無法戰勝頑強的B肝病毒,只好嘗試與它和平共存。

發現癌症病灶

2016年也就是五十歲那年三月定期回診時,發現胎兒蛋白指數異常,至六月複檢仍然異常,超音波檢查發現蟄伏在肝臟被壓抑十多年的的病毒再次爆發並演變成了肝癌。於是醫師安排了(當年)八月初的手術。

肝癌手術前後

手術前一晚台大主治醫師楊銘麒親自向我做了術前說明,他將手術的風險講的很清楚, 手術死亡率是 1%, 會產生肝衰竭, 感染, 出血, 膽汁滲漏, 腎功能問題, 心肌梗塞, 肺炎等合併症的機率有 20%。即使手術順利, 術後恢復正常,最快三到四個月會復發,而五年內復發機率仍有 70~80%。 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復發機率也高,不過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祈求菩薩庇佑,開刀順利。

      主治醫師楊銘麒是一個個性嚴謹,醫術高明的醫師,開刀當日,手術時間延後數小時,主要原因是前一個開刀的患者手術過程發現比檢查時病灶範圍增大不少,為了讓癌症部位清除更乾淨因此手術時間比預期時間更長,手術完醫師休息片刻養足精神再開始下一個手術。手術開始前哥哥姊姊就已經由台北趕到新竹全程為我念佛祈福,楊醫師採用內視鏡手術,經過四五個小時的手術與麻醉恢復後回到病房,開刀過程相當順利,後續也復元得相當好。

術後一月內

手術後傷口的癒合與元氣的恢復都需要足夠的休息與充足的營養。我在手術後住院期間睡眠品質都很差,台大新竹醫院老舊,病床數少,無法申請到單人房,只能住到雙人或三人病房,往往需要與不同類型的病患同一間,遇到有自殺的,打群架受傷的,各種進探視與陪伴的人的相當複雜,加上我個性比較敏感,很難安靜休養,出院後才能好好靜養休息。

營養補充方面鱸魚湯與鱸魚粥是我這段時間常吃補品,這些要感謝住在醫院附近的趙姓好友夫妻在住院期間的幫忙準備以及老婆的悉心照料。另外,出院後的傷口的護理也很重要,老婆年輕時是護理師,出院後傷口護理上都由老婆一手包辦。

復原期間也需要漸進式地增加走動量,讓復原更快,這段時間要起身需要帶上護腰,避免傷口裂開,直到傷口完全癒合為止。

身心調整

癌症通常是某觸發因子造成的,這些觸發因子可能是患者本身特定原因如長期的壓力,不良的飲食,不良的作息等累積至臨界點形成的。因此,需要檢討那些是自己罹癌的觸發因子,將來要避免復發,就要改變習慣或習性,避免再形成這些觸發因子。

改變過與不及都不好。有些癌症患者生病後患得患失,疑神疑鬼,例如:將癌症歸咎於飲食中的毒素,很多食物都不敢吃,讓自己身體更為虛弱不但無法好好復原也缺乏對抗疾病的體力與免疫抵抗力。有些人認為西藥傷身,尋求各種非正統的療法與偏方,不但無法改善還讓身體更糟。

多數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最常見的是許多患者手術後身體慢慢恢復,很快地回復到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性與工作的習慣,不可避免的就是一再地復發。

我的經驗是足夠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加上正面的態度是抗癌的關鍵要素,下面分享自己做了哪些改變。

一 飲食

好好吃早餐,少肉食 : 上班前早一個多小時起床,打果汁配早餐慢慢吃,改掉過去隨便拿個麵包到公司邊工作邊吃,甚至工作忙忘記吃早餐的習慣。

每天早餐打的果汁是混合數種水果且不濾渣的果汁。蔬菜烹調過程維生素會流失,水果則可以吃到完整的維生素,喝不濾渣的果汁可以增進維生素的吸收幫助身體組織的修復,水果纖維也有益腸道排毒一舉兩得。

在身體完全恢復後,我開始吃素,與宗教素不同,吃的是不食用肉類但不忌蛋奶的蔬食,肝臟是身體主要的解毒器官,不吃肉類可以減少毒素進入身體的機會。在佛教因果輪迴的觀念裡,減少肉食可培養慈悲心,減少惡業的增長。 在現代社會,減少肉食可減少肉類飼養與運送過程的碳排放,降低地球暖化的危機。如果無法停掉肉食的習慣,則建議減少肉食增加蔬食,或以魚肉取代其他肉類。

二 作息

       年輕時因為學習,工作或休閒等理由,沒有建立良好的作息,常常晚睡,不時失眠;手術後不能再有任何理由任性而為,因此,強迫自己養成充足睡眠的作息,並透過冥想的訓練提高睡眠品質。足夠的睡眠才能有好的元氣,身體才會健康。

三 工作

手術後我給凡事要求完善,講求效率的自己,訂定"放下,放鬆,放慢"的原則,要求自己做到身心的調整。

十年前加入一家晶片設計新創公司,前三年公司資訊環境與系統由無到有,在極有限的資源下建置,常常需加班工作,累積不少壓力,可能也是觸發癌症的因子。開刀完隔年,我將原管理工作交給上級主管,專職自己擅長的系統開發,壓力減輕很多,上班專心工作,避免加班,也不再將工作帶回家,下班後好好放鬆自己。學會放鬆,放慢與放下。

四 氣功與運動

盡可能每天做氣功與八段錦,假日去爬山或健走,並增加仰臥起坐與啞鈴等肌力的鍛鍊。 手術後深刻體會到肌力的重要性,包含核心肌群與腿部肌力,為了在家也能鍛鍊,買了"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一書,用最簡易方便的方式來鍛鍊。

五 修心

病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否則除了給自己壓力,也會給照顧者很大的壓力。從中醫的角度與精神心理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會交互影響,例如性情急躁易怒或情緒壓抑,肝臟容易肝火過盛而得肝病。因此,調整性格,修養心性是自己重要的功課。

我相信虔誠的信仰一定可以帶來力量,父母是虔誠的佛教徒我也深受佛學的影響,得知罹癌後我就開始背誦藥師經持續一年,後來繼續背誦普門品,阿彌陀經與金剛經,並閱讀佛教書籍,理解佛教因果真理,減少自己無明的煩惱與恐懼,讓自己能更自在地面對疾病,相信未來更能無懼地面對死亡。

結語

       癌症手術後病灶已除,必須下定決心做出改變,才能杜絕癌症的復發,因此,手術完成只是抗癌的開始,持續地從身心各層面讓自己更健康,保持正面的態度面對疾病,自己的人生將因此而改變。
 

2019年7月3日

新竹市各科好醫師推薦

作者: Fred F.M.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 2019-7-3 最後更新日期 2025-6-7

        我個人對於醫師的評價,比較重視的是醫術專業能力夠好,能有效治療疾病與解決病人的問題。至於服務態度,是否有耐心等相關的部分,倒不是那麼在意。

       一個醫師的養成並不容易,每位醫師都是非常優秀,養成高明醫術更是不容易。台語俗話說:「先生緣,主人福」,每個人因為不同的因緣會遇到不同的好醫師。以下是我以及家人根據在新竹市接近三十年看病的經驗,推薦新竹市我們看過的各科好醫師。

西

肝膽腸胃外科乳房外科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楊銘棋醫師 ,筆者六年前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接受肝癌手術,由主治醫師楊醫師開刀,楊醫師話不多,醫術高明,開刀過程順利,術後也恢復得非常好,至今六年不曾復發,目前我持續在楊醫師這裡定期回診。此外,乳房外科也是楊醫師的專長項目,一位親戚乳癌由楊醫師執刀手術,非常成功,術後恢復順利。 (2025-5-17更新)

肝膽腸胃內科

1.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郭怡男醫師,自己與家人肝與腸胃的問題,都是找郭醫師診療,郭醫師大腸鏡檢技術非常很好,過去定期的大腸鏡檢查都找郭醫師檢查。 

2. 安慎診所 洪紹仁醫師 : 去年腸胃炎看了兩家診所都沒治療好,後來找到洪醫師治療才治癒,今年也找洪醫師做胃鏡大腸鏡檢查。(2024-6-15新增) 

骨科,復健科 : 建功骨外科診所 李漢章醫師,腰傷,背傷與運動傷害,常到此給李醫師診斷,並在這裡復健。

復健科 : 宸新復健科診所 林羿辰醫師,專長兒童早療復健 肌肉骨骼痠痛復健
運動傷害復健等,家人肩膀疼痛在其他診所無法治好,經過林醫師正確診斷,才得以漸漸痊癒。 (2025-6-7新增)

乳房外科,一般外科 : 麗池診所 李柏宏醫師,李醫師篤信基督教,相當親切和藹,我太太都到此診所做乳房定期檢查,自己與家人外傷也到此處理。(2022-11-3更新)

內科,小兒科吳廷臣診所 吳廷臣醫師,自己兩個孩子從小生病都在這裡看病, 吳醫師非常有耐心, 用藥溫和, 不亂開抗生素影響孩子免疫力,大人發燒等急症也會先找吳醫師看。另外,宣傳一個正確的觀念 :小孩子的感冒往往是建立免疫抵抗力的過程,就診主要是控制發燒與不適的症狀,因此可能需要看診兩三次調整用藥才會痊癒。不要誤信認為看一次診就可以痊癒就是好醫師,因為常吃抗生素身體會產生抗藥性,漸漸地每次感冒就要開更重的藥,才能把感冒壓下來。(2022-11-3更新)

皮膚科 : 安慎診所 陳宛玎 醫師,陽明大學醫學系第一名畢業的醫師。自己與家人香港腳,皮膚問題都來這裡看。(陳醫師2025年4月起停止看診)

眼科 : 徐文錦眼科診所 徐文錦醫師,非常專業的眼科醫師,來看徐醫師的求診者相當多,等待時間較久,也可以在此配眼鏡。

牙科
1 黃啟祥牙醫診所 黃啟祥醫師,牙周病治療權威,自己與家人看牙,洗牙,植牙都找黃醫師。
2 南門綜合醫院 牙科主任 王本華醫師,王醫師主治老人牙醫,是資深的老人牙科醫師,對老人很有耐心。


中醫

1 祁慶中醫診所 : 鍾秉旭醫師把脈很準, 很有耐心解說病況,幾次感冒此看病拿藥吃,療效都很好。來此調理身體,針灸也很有效。對症下藥,收費公道 (不會開一些與病情無關保養的中藥, 來提高收費),診所在關新裡,離科學園區頗近。(2024-9-10新增)

2 李如英中醫診所 李如英醫師,婦科調理很有名,來看李醫師的求診者非常多,掛號要一大早就去排隊。(2022-11-3更新連結)

另外,感謝兩位已經退休的醫師,一位是曾經為自己太太接生兩個孩子的婦產科曾兆盛醫師,曾醫師行醫滿50年於2024年11月於新竹市113年醫師節慶祝大會接受表揚。一位是解決自己與家人筋骨等問題的針灸名醫梁煜傑中醫師,當年梁醫師名氣很大,全省各地來求醫者絡繹不絕,被譽為神醫,梁醫師已於2018年因病過世。(2024-11-23更新)


2013年8月11日

好醫師推薦 - 新光醫院神經外科 蔡明達 醫師

作者: Fred Wang (FW知識瑣記) 日期:2013/8/11

前幾天造訪一位老友,談到幾年前生病開刀的故事,有一天下班途中,走路突然跌倒,原不以為意,後來又突然跌倒兩次,然後漸漸變成下半身麻痺,甚至無法走路,看了十多位醫師,多次檢查,都找不出原因,後來經由一位專精運動傷害醫療的醫師診斷出胸椎的問題,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一節胸椎中長瘤,經該醫師介紹,去看了最具權威的T大的主任,可是這為名醫卻判定他"開了刀也癱,不開刀也癱",讓朋友難過不已。後來,經同事介紹,找到新光醫院神經外科蔡明達醫師,經過蔡醫師耐心的說明診療的方式,給老友得到希望與信心。蔡醫師還特地空出一整天的時間為他開刀,經過七小時,成功地完成手術,術後恢復的狀況相當良好。特撰此文,讓有需要的人能得到幫助。
   
網路上也有一些推薦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1345811&p=2 

2005年4月8日

好醫師推薦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醫師 顏玉樹

顏玉樹醫師

歷任長庚住院醫師二年、台北榮總住院醫師及總醫師。現任台北榮總主治醫師。 

學歷:1.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2.日本信州大學腦血管疾病手術之 臨床及基礎研究員

專長:內視鏡神經外科、顱底手術、腦下垂體腫瘤

同學腦下垂體腫瘤, 由榮總外科部主任推薦, 由顏醫師開刀, 據說已經開過兩百多個病例.

醫療資訊- 呂中醫

--整理一些醫療資訊給一些需要的朋友--

呂中醫
Tel: 07-7619201
地址: 高雄市五權街73號
看診時間:
. 週六: pm3:00-7:00, 8:00-??
. 週日: am9:00-12:00

專長:
. 不孕症 (我有一個鄰居生頭胎後, 七年內一直想再添一個小孩, 直到找到這個醫師看診調養後才如願)
. 婦科疾病, 據說包含婦科癌症都可治癒 (另一位鄰居目前給他看子宮肌瘤, 癒後狀況不錯)

注意:
1. 只有週六及周日看診 (平時好像在學校教書)
2. 週六去之前可於當天中午時間先預約(不接受提早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