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引用或轉貼,麻煩註明出處與本網誌連結,否則視為侵權。

2005年5月24日

專業的危機,來自於盲目的自信

專業的危機,來自於盲目的自信

2005.05 Fred F.M. Wang(http://fredwang.blogspot.com)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歷來越是偉大的科學家,越能體會人類知識的渺小,誠如牛頓所謙稱的,他不過是像一個被海邊景象所吸引的好奇小孩,在海灘的探險遊戲中偶然有所發現而已。[1] 而電腦專業技術人員,往往因為熟悉或熟練某種技術而產生盲目的自信,這又可稱為霧窗的效應,在蓋滿霧氣的玻璃窗上擦去一小圓圈的霧氣,所能看清楚的僅是這一小區域所能看到的世界。

盲目的自信將使工作困難推展,導致專案失敗,團隊無法和諧相處,得罪上司與客戶,屬下紛紛離去,甚至影響到朋友,家人,產生專業的危機。

下面的十一種症狀用來檢視自己是否患了這種毛病:
1. 不能開放自己,接受善意或惡意批評

有些人因為對自己的期許很高,害怕面對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所以無法接受別人善意或惡意的批評。

有些人則是因為習慣害羞閉塞,使他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當然能從別人那裡得到的回饋也就非常有限。

還有一種情形是「信仰堅定」,太過於肯定自己原有的信念,不僅忽略或聽不進去跟自己不同的觀點或想法,甚至還摒棄它!

如果能把別人善意或惡意的批評,都當成是成長的契機,反倒比較可能突破個人專業的瓶頸。畢竟人都有盲點,自己 注意不到的東西,根本不會進入思考,也不可能成為判斷的依據。所 以別人的回饋,反而是反省、澄清、補充、延伸自己思考的機會。

如果在心態上可以容忍自己和別人一樣是不完美,都是會有疏失 、出錯、犯錯的人,以這樣的平常心、自然人的態度,試著讓自己和 別人經常有互動的機會,然後比較一下自己是否在這樣的互動中得到一些過去所沒有的互動經驗,才能使自己和別人一起成長。[2]

2. 只願意做自己想要做的技術,想要用的技術如電腦語言,工具或平台

當能力受限於單一技術,或習慣於特定技術,有些人懼怕改變,因為自己在此專業上為組織內的權威,而學習或使用其他技術將對自己的地位的造成影響,因為新東西每個人的立足點相同,而熟悉的技術是自己最安全,最舒適的領域,只要用這個技術就如魚得水,用其他技術就如臨深淵。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專案技術的評估上明顯加入個人主觀的因素,影響評估的結果。

另外就是單一技術帶來工作的便利性,減少工作的複雜度,因此自然無法從多種技術來選擇及評估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案,更無法從企業利益或客戶需求來決定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只要是用此技術,其他角度的成本及效益,對他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3. 缺乏學習其他技術的意願

由於過於習慣於特定技術,認定該技術的所有優點,內心抗拒其他技術而造成學習意願的低落。

4. 捍衛某特定的技術如電腦語言或資訊產品,猶如捍衛自己的榮譽

某些人投注極大的心力於特定的技術,而這些心血是用許多不眠不休與青春歲月換來的,無法接受其他人對此技術的一點批評,這些批評猶如指出他這些心血是白費時間生命的,因此必然努力捍衛這項技術。

常見的.Net and Java的論戰,論壇上各人就其所熟悉的技術,各言其是,而很少有兩種都熟悉而以客觀的角度,去評價的。

論戰若能就事論事,相互切磋,則可互相學習而有進步,但是某些人因為自己信仰的特定技術,猶如自己名譽般的重要,不容他人侮蔑,如此流於名譽的捍衛,將他人的批評視為名譽的損傷,就是意氣之爭了,在專業論壇中常看到這種動氣的言論。


5. 過於專注技術而忽視專案成功的其他要素

專案成功有許多因素如預算,時程,組織,團隊,人力,技術能力,主管的承諾,等,任何一個因素無法達成就會造成專案的失敗,而有些技術人員常只專注於技術而不理會其他因素。許多技術人員喜歡專注於單一技術的研究及開發,而有時則過於理想化,無法接受因預算,時程及客戶等因素進行的調整,若是因此造成專案延遲或失敗,自然怪罪於其他因素所造成。

猶如Peter Senge "第五項修練"書中提到 "熟練的無能",也就是過於本位主義往往造成團隊或企業的失敗。

6. 生涯規劃依賴於特定的技術如電腦語言或資訊產品

選擇工作時,只選擇使用特定技術的工作才肯做,現在常見的是有些人只找用Java語言的公司,這讓我想起過去老COBOL人的生涯危機,當企業慢慢將Mainframe汰換,進入個人電腦時代,C語言興起,進入網際網路時代,Java語言興起,而一些只會COBOL的前輩們,面臨後浪推前浪的危機,被取代的恐懼。

而生涯的成就也依賴於在特定技術上的成就,而其他人生的要素如家庭,健康,朋友與人際等一蹋糊塗也不在乎,於是生命中所擁有的東西只有這項技術,離開這些就一無所有。

7. 敝帚自珍的觀念,不願分享

發表文章,也是專業成長的方式,專業能力的成長,代表的是自己能看見從前看不見的現象,能做到從前做不到的事,或是能把所做的事做的更好! 在專業領域中,自己可能會疏漏很多重要的訊息,也可能有許多 不自知的壞習慣,所以,與同事、或同業人士進行專業的討論,文章的分享非常重要。[2]

把自己的工作、研究心得發表出來,無論是在小小的論壇上、小型的期刊雜誌上,或是正式的期刊上發表文章。除了傳遞資訊,貢獻自己的經驗與知識之外,每一篇文章都會是一個成長的里程碑,留下自己的腳印,同時也可以獲得很多的回饋與鼓勵,更能激勵自己思考,帶動自己更進一步的發展。 [2]

但是害怕自己被取代,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而不願意與他人分享,將阻礙自己的成長。

8. 過度自卑後的過度膨脹的自尊,不願接受指導及管理

由於懂得不多,害怕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如蟾蜍面對敵人時盡量膨脹自己,以虛張聲勢,此種防衛的心態,造成不能接受他人的指導及管理,凡是只要別人配合自己,不肯配合他人,自己的決策一定要他人接受,而不在乎其他成員的看法,而如果出問題一定是別人的問題。

過度膨脹的自尊造成對他人與自己相關的工作與技術的言行,都相當敏感,因此造成多疑的心理狀態,不如我的意就以為是對我的不尊重,所有喜怒哀樂決定於別人對自己的讚美,感謝或批評。

過度膨脹的自尊當然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努力與成就,更不屑於技術能力(自己擁有的技術)比自己差的主管。

9. 過於技術導向,缺乏人文的素養,人性化的考慮與人際溝通的能力

有些生活在技術的世界的人,唯有技術才是最實在的,最腳踏實地的,而人文素養對他而言則是不切實際的代表,因此所做的事即決定都是缺乏人性化的考慮,因此做出來的系統,則完全不考慮到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更不用說美感了。

缺乏人際溝通的能力,也常出現在技術人員身上,習慣用技術的術語,與使用者或客戶溝通,自然造成溝通的障礙,若在組織內部則永遠希望別人找他溝通,而非主動找他人溝通。

10. 不能系統化的思考,只著眼於片段,單一角度或短暫期間的問題解決

只看有利於自己的解決方式,只從單一個角度解決問題,只看短暫的解決方案,這些都是缺乏從整體及群體巨觀的角度思考,最後並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甚至讓問題更加惡化。 (有關系統思考可以參考Peter Senge的"第五項修練")

11. 不能有系統的整理自己內在的經驗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拿問題問別人是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有時會 想到翻書、查閱資料;有時,也會從討論會,或是別人演講中聽到一些很好的觀念,但這些方法,卻未必能促進我們的專業成長。[2]

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從這些方法中,我們所學到的東西,可能是支離破碎的知識片段,也可能是一些充滿相互衝突、矛盾的觀念,與我們自己原本所有的知識、觀念不相容,或不相關聯,而我們卻不自知。[2]

例如一位電腦工作者,工作前五年用C語言開發系統,後五年用Java開發系統,但如果不能找出Java與C的差異,找出前五年哪些開發的經驗可以用在後五年,則每次使用不同的語言都無法為將來的工作帶來任何的好處,也沒有增進多少程式設計的功力,如此只能說經驗的增加而不能說是專業的成長。

所有專業無法脫離人性,不妨偶而跳出專業從人性角度檢視自己,學習一些自己專業外的知識,例如第五項修練,與成功有約等心智成長的書籍,如專案管理,人際關係管理等管理書籍,如繪畫,建築,音樂,美術設計等人文素養的知識,拓展視野,將會發現自己的渺小,然後重新建立新的人生觀與成熟獨立的價值觀,如此才能邁向更圓滿的人生。

Reference :
1. http://www.ksml.edu.tw/cmenu/read/club/014/1405.html 大滅絕讀後感
2. http://www.tmtc.edu.tw/~kidcen/epaper/20000916.htm,本文原刊載於86.5.19,86.5.26國語日報
3. Peter Senge,"第五項修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提供意見, 謝謝 (註 : 留言經過版主審核通過才會發布)